欢迎进入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网站!

24小时热线电话:010-51292601
技术文章

articles

当前位置:首页  /  技术文章  /  连续流动分析仪的标准化清洗与基线校准流程

连续流动分析仪的标准化清洗与基线校准流程

更新时间:2025-08-21点击次数:94
  在现代分析化学领域,Proxima连续流动分析仪宛如一位精准勤勉的“侦察兵”,于复杂样本间穿梭,为科研与检测工作提供关键数据支撑。而要想让它始终维持高水准表现,标准化清洗与基线校准流程至关重要,恰似为其定期做全面“体检”与“调校”。
 
  Proxima连续流动分析仪开启清洗之旅前,需先备齐专用试剂与配套器具。优质去离子水是基础冲洗用料,它能有效清除管路内残留的普通杂质;针对顽固污渍或特定反应产物,则要选用与之适配的弱酸碱溶液,比如稀盐酸用于溶解金属氢氧化物沉淀,碳酸钠溶液对付油脂类污物效果好。同时,准备不同规格的注射器、连接管以及密封良好的废液收集瓶,确保整个过程操作规范且环保安全。
 
  正式进入清洗环节,第一步是将仪器从运行状态平稳切换至停机模式,断开电源后小心拆卸进样系统、反应盘等易接触样品部件。用大量去离子水反复冲洗这些组件表面,水流要覆盖每一处角落,像给它们洗一场透彻澡,初步带走附着其上的松散颗粒物。随后,把拆下的零件浸泡在相应功能型的清洗液中,设定好时间闹钟,依据污染程度浸泡半小时到数小时不等。期间,可轻轻晃动容器,加速污垢解体脱落。浸泡完毕,再次用去离子水漂洗至排水清澈无色,杜绝化学残留隐患。对于仪器内部的微细流路,借助自带的泵驱动装置推送清洗液循环往复多次,利用流体冲刷力量清扫狭窄通道里的积垢,必要时配合超声波振动辅助,提升清洁效率。
 
  完成清洗工序,便迎来基线校准这一核心步骤。重启仪器预热稳定后,注入空白对照品——通常是不含待测物质但基质成分相近的标准溶剂。此时,检测仪会记录下初始信号响应曲线,这就是后续衡量偏差的基础参照系。观察实时图谱,若出现异常波动峰或整体漂移现象,说明仪器状态尚未达标,需排查光源稳定性、检测器灵敏度等因素并适时调整参数。当空白谱图趋于平缓光滑,近似理想直线时,再依次引入低、中、高浓度梯度的一系列已知标准溶液进行定量标定。每注入一种浓度样品,都要等待充分混匀及反应平衡后采集数据点,通过软件绘制标准曲线,其斜率与截距直接关联着检测结果的准确性。多次重复实验取平均值,能进一步降低偶然误差影响。
 
  日常维护中养成良好习惯同样重要。每次使用前后简单擦拭外壳灰尘,保持通风口通畅;定期检查各连接部位的紧固情况,防止因震动导致松动渗漏;按照仪器说明书推荐周期更换易损耗配件,如密封垫圈、滤膜等。这些看似琐碎的细节,实则关乎设备长期健康运转与使用寿命延长。
 
  掌握这套标准化流程,就如同赋予Proxima连续流动分析仪一双慧眼,使其穿透样品迷雾,精准捕捉目标成分信息。无论是繁忙实验室里的科研人员,还是生产线上的质量管控人员,遵循规范操作,便能解锁仪器较大潜能,让每一次分析都成为可靠数据的坚实保障。
 

 

TEL:13910499775